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、有甜味的透明液体,其密度小于水,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。苯的沸点为80.1℃,熔点为5.5℃,。苯比水密度低,密度为0.88g/ml,但其
分子质量比水重。苯难溶于水,1升水中最多溶解1.7g苯;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,溶解
有机分子和一些非
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,除甘油,乙二醇等多元醇外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.除碘和硫稍溶解外,无机物在苯中不溶解。
[3]
燃烧热:3264.4kJ/mol。
基本标识
RTECS号:CY1400000
危险品标志:Flammable
风险术语:R45
安全术语:S53
健康危害
由于苯的挥发性大,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。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,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。有研究报告表明,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
苯酚。
[11]
特别注意:
(1)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,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、死亡。
(2)在
白血病患者中,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。
安全措施
贮于低温通风处,远离火种、热源。与
氧化剂、食用化学品等分储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。
灭火方法
燃烧性:易燃
灭火剂: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用水灭火无效。
[12]
相关法规
中华人民共和国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(GB 12268-90)规定,苯属第三类危险货物易燃液体中的中闪点液体。而且由于它的挥发性,可能造成蒸气局部聚集,因此在贮存,运输时要求远离火源和热源,防止静电。
[12]
国家颁布的《
住宅设计规范》(GB50096-2011)规定:
7.5.3
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活度和浓度应符合表7.5.3的规定。
污染物名称 活度、浓度限值
苯 ≤0.09(mg/m3)
LD50: 3306mg/kg(大鼠经口);48mg/kg(小鼠经皮)
LC50: 10000ppm 7小时(大鼠吸入)
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接触条件不同,对苯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。嗅出苯的气味时,它的
浓度大概是1.5ppm,这时就应该注意到中毒的危险。在检查时,通过尿和血液的检查可以很容易查出苯的中毒程度。
[14]
接触限值
中国PC-TWA:6mg/m3;PC-STEL:10mg/m3
美国 ACGIH 10ppm, 32mg/m3 TWA: OSHA 1ppm, 3.2 mg/m3
代谢 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(47-80%)、胃肠及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。一部分苯可通过尿液排出,未排出的苯则首先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
单加氧酶作用下被
氧分子氧化为环氧苯(7-氧杂双环[4.1.0]庚-2,4-二烯)。环氧苯与它的重排产物氧杂环庚三烯存在平衡,是苯
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
中间体。接下来有三种
代谢途径: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巯基尿酸;继续代谢为苯酚、邻苯二酚、
对苯二酚、偏苯三酚、邻
苯醌、对苯醌等,以
葡萄糖苷酸或硫酸盐结合物形式排出;以及被氧化为已二烯二酸。
乙醇和甲苯可以降低苯的
毒性。
苯的
代谢物进入细胞后,与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
核酸(DNA)结合,会使染色体发生变化,
比如有的断裂,有的结合,这就是癌变(形象地说,是发生变异,因为染色体是
遗传物质,它控制着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等),长期如此,就会引发
癌症。
[15]
中毒症状
短期接触
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,引起急性中毒。重者会出现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神志模糊、知觉丧失、昏迷、抽搐等,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。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、头昏、心率加快、头痛、颤抖、意识混乱、神志不清等现象。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、胃痛、头昏、失眠、抽搐、心率加快等症状,甚至死亡。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-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。
[16]
长期接触
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,引起慢性中毒。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。苯可以损害骨髓,使红血球、
白细胞、血小板数量减少,并使
染色体畸变,从而导致白血病,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。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,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,使疾病有机可乘。有研究报告指出,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-15年。
妇女吸入过量苯后,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,卵巢会缩小。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。孕期动物吸入苯后,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、骨骼
延迟发育、骨髓损害。
对皮肤、粘膜有刺激作用。国际癌症研究中心
(IARC)已经确认为致癌物。
[16]
急性苯中毒临床表现
1.轻度中毒者可有头痛、头晕、流泪、咽干、咳嗽、恶心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步态不稳;皮肤、指甲及粘膜紫组、急性结膜炎、耳鸣、畏光、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。
2.中度和重度中毒者,除上述症状加重、嗜睡、反应迟钝、神志恍惚等外,还可能迅速昏迷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、全身皮肤、粘膜紫绀、呼吸增快、抽搐、肌肉震颤,有的患者还可出现躁动、欣快、
谵妄及周围神经损害,甚至呼吸困难、休克。
[17]
急救处理
1.吸入中毒者,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,脱去被污染衣服,松开所有的衣服及颈、胸部纽扣。腰带,使其静卧,口鼻如有污垢物,要立即清除,以保证肺通气正常,呼吸通畅。并且要注意身体的保暖。
2.口服中毒者应用0.005的
活性炭悬液或0.02
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催吐,然后服导泻和利尿药物,以加快体内
毒物的排泄,减少毒物吸收。
3.皮肤中毒者,应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,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和头发。
4.有昏迷、抽搐患者,应及早清除口腔异物,保持呼吸道的通畅,由专人护送医院救治。
对空气中微量苯的检测,可以用
甲基硅油等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或者低
分子量的聚合物吸收,然后通过色谱进行分析;或者采用比色法分析;也可以将含有苯的空气深度冷冻,将苯冷冻下来,然后把
硫酸铁和
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得到黄褐色或黑色沉淀,再用硝酸溶解,然后通过比色法分析。或者直接用硝酸吸收空气中的苯,硝化成间二硝基苯,然后用
二氯化钛溶液
滴定,或者用
间二甲苯配制的甲乙酮碱溶液比色定量。
[19]
操作注意
注意事项: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。
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
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,戴橡胶耐油手套。
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。
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
避免与氧化剂接触。灌装时应控制流速,且有接地装置,防止
静电积聚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
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
储存注意
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宜超过30℃。
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、食用
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
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。
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
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